塔吊林立的铸造工地、紧张调试的主机车间、戈壁滩上的风机吊装……木垒县正以“产业兴则县域兴”为发展路径,在风机核心部件“木垒造”到主机集成“木垒产”、再到风场建设“木垒用”的全产业链闭环,让风能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能。
在木垒工业园区,凌远重工(新疆)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施工现场一派繁忙,办公楼主体已建至4层,厂房基础施工同步推进,预计5月30日主楼完成封顶,8月30日全部交付,年底正式投产。这个总投资12亿元的项目聚焦风机主轴、齿轮箱轴承等“心脏”核心部件,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大型铸件“木垒造”的产业空白。
与凌远重工隔街相望的新疆东方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主机车间内,技术人员正在对即将下线的 6.7MW 风机主机进行最后调试。
在百公里外的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,正上演“木垒速度”,10余台大型吊车分布在风场各处。在A33号机位,工人们正将直径222米的叶轮吊向近百米的高空。
近年来,木垒县立足资源优势,以全产业链思维科学布局,通过精准招商、延链补链,构建起涵盖风电、光伏、储能、氢能等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集群,集群集聚效应持续凸显,如今,木垒已经成为昌吉州产业链最完整、产能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。
木垒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陆秀蓉说:“我们始终以全产业链思维深耕新能源领域,创新推行了‘要素跟着项目走’的机制,从土地审批到电力接入全环节、全流程实现‘一企一策’的服务,今年已经帮助企业解决前期手续办理、大件运输、设备供应等问题近百项。眼下新能源产业集群已形成了年产风电整机1500台、叶片500套、塔筒500套的产能,可以满足1000万千瓦装机的需求,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。下一步,我们将依托‘研发制造—集成装配—场景应用’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,以现有风电装备制造产能为基础,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及绿电消纳、新材料等领域延伸,力争在今年年底建成第二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,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乘数效应,持续释放风光资源价值,推动木垒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。”